我院获第二届全国胶囊内镜案例大赛华南赛区第三名
  • 发布时间:2018-09-03
  •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朱少琴 成谕福
  • 点击数:

近日,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胶囊内镜协作组主办的“镜览无遗”第二届全国胶囊内镜案例大赛华南赛区在广州落下帷幕,清远市中医院脾胃科主治医师朱少琴以《一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疗经过及思考》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第三名。

比赛中朱少琴介绍了清远市中医院诊治的一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疑难个案,重点阐述了胶囊内镜在这个病例中的应用价值和注意事项。在诊疗过程中,正是由于经胶囊内镜检查,发现患者空肠有一肿物,腔内大小约2.0cmX2.5cm,表面充血、多条血管显露,且有深溃疡,为疾病的诊断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最终明确诊断——小肠间质瘤并出血,诊断明确后,急请外科会诊,并于当天紧急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出院。

华南赛区覆盖了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及重庆等多个省市的选手,经内镜专家作为评委,对选手从演讲内容、演讲技巧、病例难度、PPT制作、时间掌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最终脾胃科主治医师朱少琴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第三名

 

 延伸阅读

 

案例回顾  患者无诱因出现解黑便,胶囊内镜实现病灶准确定位

 

今年55岁的陈姨,家住清新区,不久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解黑便,于是到清远市中医院门诊就诊,查大便潜血强阳性,门诊拟“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据陈姨讲述,去年8月,其曾因解黑便在当地医院住院,当时诊断为糜烂性胃炎伴出血,慢性失血性贫血,经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

入院后经体查、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其中,胃镜显示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多发息肉,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息肉;便常规显示黑色软便,潜血为强阳性,考虑为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患者消化道出血部位在哪里?会是上消化道-Dieulafoy病?中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近端?”脾胃科主治医师朱少琴表示,患者入院后予抑酸护胃治疗,其解黑便症状未见缓解,血红蛋白逐渐下降(75-67-60g/L)。后通过结肠镜检查,可见患者肠腔见大量鲜血、暗红色血液及凝血块,进一步明确患者为小肠出血。小肠出血只是外在的表象,需要查明出血的原因,才可以针对病因治疗。于是,经胶囊内镜,可见空肠有一肿物,腔内大小约2.0cmX2.5cm,表面充血、多条血管显露,且表面见一深溃疡,覆新鲜血痂及白苔,小肠肠腔内可见大量鲜红或暗红色血液,时见血凝块。结合上述检查,确诊为空肠间质瘤并出血。

 

诊治体会  胶囊内镜的定位功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胶囊内镜的定位功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通过这一病例,朱少琴认为,慢性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需要详细查找出血原因,切忌轻易下结论;小肠胶囊内镜在诊断小肠肿瘤及小肠出血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但应考虑到有因肿瘤所致肠腔狭窄可能导致胶囊内镜滞留,还有小肠大量出血可能因视野问题导致未能找到出血灶,这些均应充分告知患方,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


返回列表
  • 暂无资料
医院本部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桥北路10号
联系电话:0763-3338716
传真:0763-3338716
邮编:511500
备案信息

Copyt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清远市中医院
粤ICP备16062804号
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103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

用户登录